《槐树屯里的家长里短》小说简介
主角是王桂香张翠莲赵红梅的叫做《槐树屯里的家长里短》,这本的作者是二狗蛋啊倾心创作的一本豪门总裁类,内容主要讲述:
槐树屯里的家长里短第2章免费试读
晚饭桌上的气氛,比灶膛里没烧透的柴火还要闷。
王桂香***碗里的玉米碴子,眼皮子耷拉着,不看张翠莲,也不看**。张翠莲把炒好的萝卜干往**跟前推了推,自己没动筷子,心里头还憋着气。**看看这个,又看看那个,想说句啥,嘴唇动了动,终究还是咽了回去。
院门外忽然传来刘巧云的喊声,带着哭腔:“桂香妹子!桂香妹子在家不?”
王桂香搁下筷子就往外跑,张翠莲和**也赶紧跟出去。只见刘巧云抱着个孩子,慌慌张张地站在院门口,孩子脸蛋烧得通红,闭着眼睛哼哼,小身子烫得像个小火炉。
“这是咋了?”王桂香赶紧迎上去,伸手摸了摸孩子的额头,“哎哟,这烧得邪乎!巧云,你别急,孩子咋弄成这样?”
“下午还好好的,刚睡下没一会儿就开始哭,浑身烫得吓人,村里诊所的王大夫不在,说是去邻村出诊了……”刘巧云抹着眼泪,声音抖得厉害,“我就这一个孙孙,要是有个三长两短,我可咋活啊……”
“别哭别哭,哭不顶用。”王桂香定了定神,扭头冲屋里喊,“建国!快把拖拉机开出来!去县城医院!”
**应了一声,转身就去发动拖拉机。张翠莲也赶紧回屋拿了件厚棉袄,给孩子裹上:“婶子,先上车,路上快。”
几个人七手八脚把孩子抱上拖拉机斗,王桂香也跟着爬了上去,拍了拍刘巧云的胳膊:“坐稳了,建国开得稳当。”
拖拉机突突突地驶出槐树屯,车灯在黑黢黢的田埂上劈开一条亮带。夜风吹得人骨头疼,王桂香把孩子往刘巧云怀里紧了紧,自己往边上挪了挪,用后背挡住点风。
“都怪我,白天看天暖和,就让他脱了件衣裳,准是着凉了。”刘巧云还在自责,声音里带着哽咽。
“小孩子家,哪有不生病的?”王桂香叹了口气,“前几年建国小时候,也发过一次高烧,烧得直说胡话,我抱着他走了十几里地去镇上医院,那时候哪有拖拉机?全靠两条腿。”
刘巧云抽了抽鼻子:“妹子,你这辈子也不容易,男人走得早,一个人拉扯大建国。”
“谁活着没点难事儿?熬熬就过去了。”王桂香望着黑漆漆的远处,“就像这地里的庄稼,开春得经点风霜,秋天才能结籽。”
沉默了一会儿,刘巧云忽然想起啥似的:“对了,下午我看见翠莲在小卖部,跟赵红梅说大棚的事呢?你是不是不乐意?”
王桂香闷哼了一声:“她一个县城来的姑娘,懂啥种地?那大棚听着就玄乎,投那么多钱,万一赔了,全家都得跟着喝西北风。我不是拦着她挣钱,是怕她摔跟头,疼的还不是自家孩子?”
“我倒觉得,翠莲那姑娘是个靠谱的。”刘巧云说,“上次我家水管坏了,还是她找她表哥来修的,一分钱没多要。再说了,现在年轻人都有想法,总不能还按咱老一套来。你看赵红梅,嫁过来就敢跟她婆婆提AA制,现在不也处得好好的?”
王桂香没接话,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衣角。她不是不知道张翠莲能干,也不是真觉得女人就该在家做饭带孩子,只是……她见过太多想“折腾”最后把家折腾散的例子,她怕,怕自家这好不容易安稳下来的日子,被这“大棚”给搅黄了。
拖拉机一路颠簸,终于到了县城医院。挂号、找医生、化验、输液,忙活到后半夜,孩子的烧总算退下去些,刘巧云的心才落了地。
往回走的时候,天快亮了,东方泛起一层鱼肚白。田埂上的草叶挂着露水,空气里满是湿润的土腥味。刘巧云抱着睡着的孙子,靠在拖拉机斗上打盹,王桂香却没睡意,望着路边刚冒芽的麦苗出神。
“妈,您说翠莲那事儿……”**开着车,没回头,声音闷闷的。
王桂香沉默了半天,才慢悠悠地说:“让她先问问村支书,看看那地到底能不能包,政策上有啥说道。别瞎琢磨。”
**愣了一下,随即应了声:“哎,知道了。”
张翠莲在家等了一夜,听见拖拉机的声音就赶紧开了院门。看见孩子没事,她松了口气,赶紧把锅里热着的粥端出来:“妈,婶子,快趁热喝点。”
王桂香接过碗,没像往常那样挑剔,几口就喝了大半。刘巧云也感激地说了好几声“谢谢”,抱着孙子回家了。
院里静下来,张翠莲收拾着碗筷,偷偷看了王桂香一眼,见她没咋生气,心里头那点忐忑少了些。她知道,婆婆虽然嘴上没松口,但让去问村支书,总归是个松动的苗头。
这就像惊蛰过后的土地,看着硬邦邦的,底下早就悄悄化冻了。






